哈囉,我是切版直播班的卡斯伯老師

這是「專題班」專屬的週報,每週我會花點時間跟大家分享:

老師是怎麼擺脫拖延症的?

這是上週有同學問到的問題,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,因此作為這週週報的分享內容。

以我自己來說,其實過去也一直都是有拖延症問題的,我也是花很多時間觀察自己的問題點,然後思考該如何去解決它,就抽絲剝繭下大概有以下兩類:

  1. 太累不想工作
  2. 想東摸西摸,遲遲沒有開始

太累不想工作 → 試著保護精神力

我是一個很注重休息的人,因為只要一累就沒有辦法好好工作,也沒有辦法在精神疲勞的狀態下工作,平常的休息時間來說,我一定會在晚上 12 點前就寢,然後中午再補上一個短暫的午休。

雖然這樣看起來休息是足夠了,但延伸狀況是生活中有太多誘惑,導致休息不夠完整,例如:

所以除了有足夠的休息以外,平常會注意自己的精神力用到哪去,現在手機也有螢幕使用時間,你也可以觀察自己的主要用哪些 APP,了解自己的精神耗費在哪些地方。

Untitled

這是我上週的使用紀錄:

東摸西摸,遲遲沒有開始 → 立即開啟全集中的方法

開發者通常會透過番茄鐘來進入工作的週期,只要按下番茄鐘之後就是提醒自己快速地進入工作狀態,這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沒有錯,我自己也是很常使用番茄鐘來進入工作狀態,但總是有一些意外讓番茄鐘沒有很好的發揮他的效果,例如:

基於以上幾個原因,我有時會沒有開啟番茄鐘,而是透過其他方式來解決:

以 “外在雜訊導致工作被中斷” 的原因來說,我的電腦是不會開啟任何的 “訊息” 通知,因為許多訊息其實急迫性不高,如果真的很急對方會直接電話過來(講白點,很多打過來的也不急,很急的會連續打兩三次),如果被這種急迫性不高的通知打斷工作狀態是很划不來的,所以我會自己不定期地去看訊息,而不是開啟通知。

內在思緒煩亂,不夠快速進入狀態” 則是我在課堂上分享的技巧,我是很愛聽旋律強的快歌,不過這種歌曲也容易讓自己的情緒維持在高亢的狀態(這點我花了很長的時間進行觀察),因此我工作就會區分是否需要高度集中來決定是否聽音樂。當需要高度集中時會聽白噪音,除了情緒不會受到影響外,也能隔絕外界雜音;如果是複雜性較低,反射動作都能完成的工作,就會聽自己愛聽的音樂。

Untitled

以上,就是我快速進入集中模式的方法,也祝大家順利找到自己的方式。

專題進度 - 進行專題分組

這週的活動與上一週接近,主要活動行程如下:

日期 發布頻道位置 內容
揪團 (~7/31) 專題 x 組(論壇) 想當主揪的同學,可以開始發文揪團
揪團 (~7/31) 專題 x 組(論壇) 若揪團成功,請 tag 泇吟專題教練,泇吟會協助指派專題教練
7/24, 7/27 每日活動 程式助教

補充說明:

  1. 揪團成功後,教練會與您約破冰會議,介紹里程碑流程
  2. 7/24 單人專題申請截止
  3. 7/31 揪團申請截止,還沒找到組員一起做專題的話, 7/31 後會由六角分組
  4. ✨ 重要:大家盡量可以在 8/11 前完成要提交設計的線稿圖頁面

學習進度安排

專題已經開始,本週雖然沒有安排新的進度,還是盡可能提前繳交作業,學習進度可以參考學習進度文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