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囉,我是切版直播班的卡斯伯老師

這是「專題班」專屬的週報,每週我會花點時間跟大家分享:

每次學習,都會讓你持續成長

這次的直播班,你學到了些什麼呢?

我過去功課其實並沒有很好,也不是很喜歡學習,當然這跟身處的環境有關,不過以前真的太叛逆,總是會覺得學這些沒用、老師教的不對這種狀況(標準死小孩😂)。

不過現在對我來說,學習有很大的改變,當然有一部分是為了有更好的發展(職涯、工作等等都是),除此之外,學習對我來有以下幫助:

像是「提升見解廣度,顛覆自己許多觀念」在「EP8 - 40y 的卡斯伯,到底在人生中學會了哪些技能?」中有介紹過,我們大部分的人會因原有的生活體驗,而就將主觀的概念套用在許多客觀事物上,不過因為有接觸過行銷的觀念,能夠驗證自己很多主觀想法並不完全正確,這也會隨著學習的廣度,來不斷的反思自己的主觀是否正確。

而「面對更多事情,有更豐富的解決方案」,最明顯的是現在在帶領線下專題的時候,每個團隊會提出他們專題的商業概念、使用者故事等等,我除了會提供程式面、設計面的建議,更多的時候會給予商業上的建議。像是一個產業要投入時,應該優先尋找業務還是投放廣告,如果是投放廣告應該要以哪種類型為主成效會較佳(社群廣告、多媒體廣告、關鍵字廣告),而在每一個建議背後,都會提供推導的過程,來讓同學反思這個邏輯的正確性。

所以學了這麼多,在一開始確實是為了自身職涯、自身成長沒有錯,但漸漸著在掌握更多的知識領域以後,也發現自己能夠從知識經驗中,協助其他人。

每次投入,都能夠獲得的意外收穫

最近有報名一堂課,是 Will 保哥的「ChatGPT 進階語音互動:打造個人化的英語口說教練」,保哥是知名的 .NET 工程師,過去我很多的程式語言相關知識,也都是上他的課學會,像是 Angular、JS 核心等等。

插曲:我結婚登記那天,原本排好的那天我已經報名了保哥的實體課程,所以改在隔天進行登記,我老婆記仇到現在

這堂課主要是在介紹如何使用 ChatGPT 的進階語音功能進行學習英文(付費版,使用手機即可開啟)。顧名思義,這堂課就是在介紹如何使用該工具來進行學習英文,雖然我長期都有訂閱 ChatGPT,不過在這堂課程中,還是介紹了很多我不清楚的觀念,例如:

額外所學到的知識

就預期上來說,我了解這是要透過 ChatGPT 學習英文的課程,對我來說可以多獲得一個英文技能是很不錯的,加上長期有訂閱 ChatGPT,對我來說是可以 “順便” 學一下英文。

不過在這堂課程一開始,保哥講述了一個故事。大意是說:他一位友人正好要學習英文,也預期去報名英文課,而保哥就推薦給他不如試試看 ChatGPT,可以即時對話也能做到多人翻譯等等的功能,那位朋友有因此感到有趣;在隔幾天以後,那位友人提到「我不打算報名英文課程了」,保哥也問:「打算用 ChatGPT 了嗎?」,那位同學回到:「不,我不打算學了,以後想用 ChatGPT 作為兩個人之間的翻譯就好。」😅

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?主要也是因為那位朋友並沒有很強的誘因去學習英文,可能就僅需要用在日常對話,不需要用在工作上,ChatGPT 在日常對話上,如果沒有太多專有名詞的情況下,是不會有太多問題。

而這堂課程,保哥也延續提到學習的重要觀念:

  1. 需要有強烈的動機,不然工具再好也不會想去學:如果只是因為有訂 ChatGPT 才順便學,缺少了動機,自然不會進行規劃學習
  2. 需要有明確的目標,才能持續投入學習:既然想學習,就要明確的訂定目標,才能規劃固定的學習時數進行投入。

我上過很多講師的課程,除了課程本身的知識以外,我也很喜歡去多認識講師,可以獲得不只有當下的課程內容,而是在人生經驗的累積下,每一字一句,都可能獲得啟發。

這次的切版直播 / 切版專題班也即將到達了尾聲,希望這次的課程不是只有程式上的教學,大家也能從過程中成長,就好比許多同學在發表會時的分享,除了課程的內容外也體驗到了 Git 的多人協作、專案企劃、探索與研究能力、與陌生人的分工、在逆境中的韌性、講師的幹話 等。

專題即將結束(還有一場發表會,加油),各位可以稍作休息,等待迎接下一個挑戰。

學習進度安排

第一次成果發表會已經結束,接下來還會有更精彩第二輪成果發表會~

主要活動行程如下:

日期 內容
10/23, 10/26, 10/28 程式助教
11/3 專題班:專題成果發表會

第二次成果發表會時程表:
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spreadsheets/d/1txhgxhmKsWojA5umG7WKhCl-NGZq0QAbKItr-TPcVOI/edit?usp=shar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