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囉,我是切版直播班的卡斯伯老師
這是「專題班」專屬的週報,每週我會花點時間跟大家分享:
先前有提過我在鴻海的時候,財務觀念有很大的突破。更久以前,我本身的經濟狀況其實也沒有很好,對未來沒有太大的期望,賺一筆退休金這種觀念對我來講是遙不可及的,一直到我進入鴻海之後才有很大的改變,除了薪水有上升以外,更重要的是有更清楚的理財觀念。
開始之前,想問問大家對於這兩句 “賺到花不完的錢”、“賺超級多的錢” 的感受如何? 你會覺得哪一個比較多?或者是哪一個比較難以達到呢?
就感受上來說,應該是 “賺到花不完的錢” 會比較難吧,我把這句話拿去詢問ChatGPT,就可以得到以下的回覆:
這個分析跟我想像中是蠻接近的, 畢竟賺到花不完的錢,好像這輩子就再也不用擔心了,而賺超級多的錢,感覺還是有花完的一天。
不過,在我學了理財之後,還有觀看許多理財的書籍,得到的結果其實是相反的,賺到花不完的錢,其實是有機會達到的。這不知道跟你想的是否一樣? 這邊就依據我所理解的來分析給同學聽聽看, 看你會不會對於未來更加充滿的希望。(希望啦😅
理財基本上又可以去分為兩個部分,一個是支出另一個則是收入, 大部分的人會關注在收入的部分,這也是沒錯的,必須要足夠的收入才能應付支出。不過要達到 “花不完的錢”, 一定要清楚知道你的支出是多少,所以在開始之前要先進行 “記帳”。
記帳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你一年的花費是多少,主要的款項是花費到哪裡去?畢竟我們很常會感覺前前突然變少,卻不知道花到哪去,記帳會讓你知道問題所在,下方我會附上我在2017年的帳戶,在當年度我有結婚及買一間房子,那間房子很小也不會很貴, 頭期款的部分是我跟我老婆共同支出的,所以金額也不會算太高, 當年度我的年支出約 700,000 左右,如果扣除掉頭期款還有結婚的款項一年的支出大概落在 450,000 上下。
如果要獲得所謂花不完的錢,只要我每年能夠進帳超過 450,000 ,那就是所謂最基本的 “花不完的錢”。 所以要賺到所謂花不完的錢,你一定要知道你每年所需要的支出費用是多少,才能推算出你需要多少錢才足夠年花費(每年還是需要一些變動的花費,後續的金額會超過 45 萬)。
關於記帳
而記帳本身其實是挺麻煩的,因為好像每天都要記錄,只要缺少一天就容易導致放棄。所以很多人也不太喜歡記帳,包含我也是不喜歡,但直到我學到了一個記帳的方式,概念是:「不紀錄細節,僅將 “固定” 以及 “非固定的項目” 分開列出」, 透過這個概念我每個月只需要記帳一次,而不需要天天的記帳,做法如下:
所以在我的帳本上,就可以得到如上的結果(水費、電費後來直接從生活費去扣,所以就忘記紀錄了,但這不是好方法)。
關於如何達到花不完的錢,我從過去到現在有聽過很多不同的實踐方法,第一個最簡單的概念,就是算從退休到老死會有幾年, 另外再乘上你每年的花費,就可以得出一個金額。假設 65 ~ 100 歲就是 35 年,乘上 450,000 可以得到約 1600 萬。
看到這邊,你一定會想說 1600 萬 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數字,要怎麼賺可以賺到這個金額,那我就先用這個金額然後提供的表給你做參考,你會發現其實好像沒有那麼困難。
當然,我們不會只靠薪水達到這個金額,還會透過一些投資方法來進行, 就以長年期的大盤來說,平均每年的漲幅為 7%, 如果規劃要在 30 年內達到 1600 萬,反推回來約需要每年投入 17 萬元,繪製成表格大概可以得到以下結果。
年 | 每年支出費用 | 當年度複利產生的金額 | 當年度總金額 |
---|---|---|---|
1 | 169380 | 0 | 169382 |
2 | 169380 | 11856 | 350621 |
3 | 169380 | 24543 | 544547 |
4 | 169380 | 38118 | 752048 |
5 | 169380 | 52643 | 974074 |
…略 | |||
25 | 169380 | 689787 | 10713277 |
26 | 169380 | 749929 | 11632589 |
27 | 169380 | 814281 | 12616252 |
28 | 169380 | 883137 | 13668773 |
29 | 169380 | 956814 | 14794969 |
30 | 169380 | 1035647 | 15999999 |
在過程中,總投入金額為 169380 * 30 = 5,081,400,約成長了 3 倍
在以上表格中,可以看到每年如果投入將近17萬元,那麼在30年後就可以得到 1600 萬的金額。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有產生一個副產物 “當年度複利產生的金額”。 也就是在30年後,你每年的資產就會成長 100 萬以上(????), 從30年後開始,你就再也不需要工作,每年的資產會成長 1,000,000 ,這些錢你可以放著或者直接拿來花用。 你甚至可以說到這個副產物,就是讓你達到 “花不完的錢”。
所以在投資的路上,不僅可以賺到退休所需要的錢,甚至在往後的資產成長、股利等等,都會間接的讓大家達到所謂的 “花不完的錢”,也是許多文章所提到的財富自由。
那麼上面的數字,是依據我的概念 推論出來的,有投資理財的書叫做「持續買進」, 裡面有更詳盡的計算方式, 整本書要介紹內容跟我所提的其實差不多,在這本書中有提到一個更容易達到的金額,就是你每年支出的 25 倍(本段一開始是使用 35 倍做計算), 就能達到所謂的財富自由,並且可以對抗通膨,就許多數據表明這些錢不只足夠使用,絕大部分的人達到這個金額以後他的錢只會越來越多,而不會越來越少。
補充:
不知道上面的公式你看了有沒有獲得一些希望, 我在看到這本書以前,就透過許多計算方式 來推算,我每年應該有多少的資產,可以讓我心情更加穩定一些,這本書只是讓我更確信這個方式是正確的,只是我的推算比這本書難上許多,在歷史數據的推論上不需要達到那麼高的金額。
如果你真的開始理財,你會發現其實還有很多方法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,就以現在很多人過度追澎的高股息來說,每年還能有 5% 左右的殖利率現金讓你花, 所以只要 1000 萬就能達到所謂的財富自由。
不過,在談論這些方法之前,有幾件事情是你可以提早開始準備的
一、擴大你的收入以及樽節你的支出
能不能賺到花不完的錢,與你的支出有很大的關係,如果你的支出越高,那麼自然離財富自由越遠。 所以如果年收入扣除你的支出,就是你可以為未來做準備的金額,可支配金額的比例越高,你就能夠越快達到所謂的 “財富自由” 或者是本篇所提到的 “花不完的錢”。
二、現在就開始慢慢接觸理財
說那麼多,但現在就是沒有錢怎麼辦?
過去剛開始了解這個概念的時候,我身上的現金也不多, 但網路上其實有很多模擬的工具,你可以現在就去開一個模擬的帳號,試著購買一兩張股票試試看,畢竟是模擬的,他真的損失也不會怎樣(我也是測試超過半年才敢試試看)。
你可以選擇你有興趣的股票,另外再選擇所謂的大盤型, 買了之後不用去理會他,等到一段時間後再回來檢視。 等到你回來看的時候,有很大的機率你會發現這些股票是上漲的,尤其是大盤類型。反覆幾次之後,你會更有信心投入,甚至會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真的買下去。
注意:投資有風險,並不是所有時機投入都是賺得,只是就歷史上的數據來說,長期持有的獲利率是高的。
三、別想要一蹴可幾
上面所提到的金額,聽起來有一點大,那麼很多人會希望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這個金額,而用錯了方法,這些方法很危險,而且可能會讓你失去更多。 要記得在股市上面賺得多的人不一定是很認真的人,很多是待得久的人(或者是買了就忘記了)。
我很不推薦加入所謂的股市群組,畢竟現在已經有許多方式獲得相關知識,如果你想聽到所謂的 “報牌”,那我會建議你忘記這篇文章、忘記投資這件事,代表這個方式不適合你,遠離投資才是保護你的方式。
通常會想要聽到 “報牌”,直白一點的說法就是不想花時間去研究,只想要在短時間獲得大量的報酬,更說白了就是想靠賭博翻身,只不過股票短線是合法的的賭博,所以我會建議如果是這種心態,就不要接觸股票了,會有很高的機率 1. 被直接收割 2. 被詐騙騙走。
在股市大幅上漲的時候,會有很多人湧入股市,包含許多市場小白,這時候就是老手要收割的時候,以上圖為例就是近期在股市群組短期內虧損的案例。
那麼為什麼這些人買股票會賠這麼多呢?原因就在於說他們想要一次翻身,正確的做法,就是把短期內不會用到的錢拿去做投資,在長期的情況下,數據表明大多都是維持上漲的狀態。
主線的作業繳交結束囉,接下來可以回到專題持續推進,學習進度可以參考學習進度文件。
另外,如果有任何專題上的問題,可以詢問專題教練喔。
主要活動行程如下:
日期 | 發布頻道位置 | 內容 |
---|---|---|
10/2, 10/5 | 每日活動 | 程式助教 |
補充事項 | 在 Notion 中自己的專題頁面回報給教練 | 建議推進的學習進度: |
專題班最後的衝刺:
做專題 - 5. 專案開發 | 60 小時 | 10/16(三) | - Git 協作部分- Notion 團隊協作心法流程 | 9/4(三)~10/16(三),共六週專注開發 |
---|
我們本次將提供額外的服務給同學,讓同學 “可自選發表會參與場次”,細節包含: